安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欢迎您
网站无障碍
本站支持ipv6
首页
要闻
公开
服务
互动
专栏
风采
安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
/
今日要闻
/
媒体聚焦
/ 正文内容
武文罡: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谱写双拥时代篇章
作者:
来源:
发布日期:2025-01-23 17:13
武文罡(左)走访慰问退役老兵
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谱写双拥时代篇章
中共安康市委书记 武文罡
近年来,安康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,持续深化双拥共建、密切军地联系,连续2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,连续4次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。
强化组织领导,坚决有力扛牢政治责任。
深刻把握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,切实将双拥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谋划推进。注重高位推动。坚持“抓经济不忘固国防、搞建设不忘兴武装、谋发展不忘强战备”理念,把双拥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、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,推动形成市县镇村四级书记齐抓共管、职能部门各尽其责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双拥工作格局。强化制度保障。认真落实党委议军会议、党管武装述职会议、军地联席会议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等制度,健全解决部队实际问题的交办、推进、反馈、回访工作机制,先后出台安康市《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暂行规定》《事业单位定向公开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实施办法》等文件,以促进双拥工作的经常化、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健全服务网络。按照“五有”标准建成市县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(站)2074个,创建100家全国示范型、47家标杆型和139家规范型服务站,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增加拥军优属职能,畅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聚焦强军目标,千方百计服务练兵备战。
始终把服务练兵备战作为双拥工作的主线,紧盯强军兴军实践需求,全方位、多层次、无条件为部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。倾力支持部队建设。为武警部队新建营房,为建设市民兵训练基地提供支持。竭力保障军需供应。坚持“为部队服务,为国防建设服务”宗旨,按照国家二级军事供应站标准化要求重建军供保障大楼,对军供厨房设备、就餐环境、餐饮设备等进行更新换代,全面推进军供站正规化、现代化建设,军供应急保障和服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,安康军供站也由此荣获“全国重点军供站”称号。全力输送优质兵员。积极做好兵员征集这项大事、要事,围绕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研究出台征兵奖惩措施,鼓励引导优秀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应征、志愿参军报国,征集的新兵中大学毕业生比例及兵员质量创历史新高。
深化军地协作,同频共振增强发展活力。
坚持军地同向而行、同向发力,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新质战斗力融合发展。加强产业互融。立足安康产业基础和驻安部队需求,持续加强沟通对接,力促富硒食品、装备制造、新型材料等民品企业参与军贸产品研发。促进资源互享。着力构建促进军企、政府、民企三方信息共享、资源共享的信息服务平台,引导军民两用高新技术成果在安康市落地转化。密切军地互动。驻安部队牢记职责使命,把驻地当故乡、视人民为父母,在交通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抢险救灾、安保维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,全市军民纠纷“零发生”、历史问题“零遗留”。多年来,驻安部队支持地方修建道路、援建学校、帮扶产业,与11个脱贫村开展结对帮扶,累计帮扶2095户6336人。
厚植拥军情怀,军民携手共叙鱼水深情。
凝聚军地合力,持续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。落实优抚政策聚民心。创新推出“三好一无”服务保障机制、“5+4+X”尊崇工作法、“红黄绿”三色服务管理机制等经验做法,累计阳光安置725名退役士兵、43名转业军官。深入开展“退役军人就业服务季”等活动,组织退役军人就业培训40场次,惠及2313人,成立退役军人关爱基金,募集退役军人关爱基金200万元,为安康籍退役军人及其直系亲属提供医疗援助、生活援助和教育援助。推动国防教育理念深入人心。坚持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纳入国民教育体系、部队教育规划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,举办清明祭英烈、“9·30”向烈士敬献花篮等活动,成功创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特色学校6所、国防教育示范学校6所。强化宣传引导筑同心。举办两届退役军人运动会,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篮球友谊赛、“相约军营 缘聚安康”军地交友联谊等活动,大力宣传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陈分新、唐小明和全省“最美退役军人”张南山等人的先进典型事迹,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荣誉感、归属感。
分享
关闭
上一篇:
武文罡: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谱写双拥时代篇章
[ 2025-01-23 ]
下一篇:
武文罡:弘扬革命光荣传统 谱写双拥时代篇章
[ 2025-01-23 ]
友情链接
退役军人事务部
中国双拥网
中华英烈网
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
安康市人民政府
学习强国
网站地图
|
联系我们
主办单位:安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
网站标识码:6109000074 备案编号:陕ICP备2022014751号
陕公网安备61090202000172号
地址:安康市汉滨区瀛湖路1号 邮政编码:725000 联系电话:0915-3203996 投稿邮箱:akstyjrswj@163.com